今天一早,我去住家附近的麥當勞吃早餐,點了鮮蔬滿福堡與熱巧克力;順便寫寫明信片,填一填統一發票的中獎資料。我不愛麥當勞,只是剛好郵局在它旁邊。


環顧四週座位,不少年輕人的面孔;週一早上可以悠閒坐在麥當勞吃早餐的,想必都不是上班族吧,有些看來是學生,一副要準備考研究所的樣子,桌上放著一疊資料,猛畫重點。有的則是趴著滑手機。

有位阿姨穿得很華麗,剛剛在我後面點餐。她原先想點魚排,店員說沒有魚排。現在我看到了,她坐在我面前窗邊的位置,吃的是大拼盤。

座位上很多人都是獨自一人。

在這個時代,只要看到獨自一人的人,通常,我們都會很大地懷疑,"它"應該是機器人。
其實一開始,我也以為阿姨是機器人,因為我看過某種型號的機器人,其外型跟聞起來的氣味,跟她都十足相像。拜她豐盛的大拼盤還有油滋滋的炒蛋之賜,我才確定她不是機器人。她吃得很滿足。機器人基本上是不進食的。

我左斜前方的男士,反而可能是機器人,因為他沒在吃東西,也看不出有點任何餐點的跡象。

機器人一開始進入生活時,大家都看得出一隻機器人是機器人,所以大家沒什麼感覺,只是科技的進步嘛,不是這樣嗎。但後來,事情變得不太一樣。機器人越來越像真人了。就像羅賓威廉斯的電影「變人」,他們幾乎擁有人類的外型、思考與情感,包含很細微的情緒。人類矛盾的情緒被挑出來:儘管,機器人越來越像人類,甚至是被刻意設計得要像人類,我們在心理上仍不認為機器人是一個人,a human being.

為什麼呢?我想,是礙於我們對「人類」的定義。如果這個人不是由精子與卵子的結合而生出的,我們很難將之定義為人。儘管,它跟我們一樣思考、感受。


「我知道那部片子,1999年上映的。」他看向我,對我說了這句。
哈!我望著他笑了出來。(其實應該說是,先是驚訝,再來是噗哧一笑,最後才是"哈!")

他真的是機器人!獨特型號,擁有讀心術的COn.therapy款機器人,專門for心理諮商用途。他讀到我的想法了。他對我說出這句話的同時,也等同於向我表露了他的身分。

算是一種歪打正著吧。通常,他們被設定不能表現出自己有讀心術的功能,為的是避免引起人類恐慌。(這很可以理解,一個有讀心術的人揭露自己有讀心術後,你認為身邊的人會遠離他還是靠近他?可想而知吧)

除非是面對心理治療的從業人員。

通常,我們只會在工作場合遇到讀心機器人,但今天,well,就像我說的,歪打正著。我們在一個叫作麥當勞的地方,正好坐在彼此附近,就這麼對上了。我剛好就是一名心理諮商師。他可以向我表露身分,不違反他的設定。

 

對一名心理諮商工作者來說,這種機器人是我們工作上的好夥伴,也是我所說的,少數能被設計擁有相當細微人類情緒的機器人。他們能理解"悔恨"、"羞愧"、"進退兩難"等等人類糾結的情緒。 通常,在諮商中,他們對有心想要改變的自願性案主幫助非常大。案主在他們面前,絲毫無法否認或抗拒,無法隱藏自己;當事人一定得非常誠實地面對自己,逃也逃不掉。
但是,因為他們太"完美"了,能接住每個人的情感。所以後來發現,許多人類開始愛上這款能體驗情緒又能無條件接納他們的機器人,就如同,諮商師也常不小心被當事人移情或投射。

其實,起先也沒什麼問題。諮商師恪守倫理,不會跟當事人談戀愛,這些機器人也是。可是,因為它們豐富的情感,它們不跟案主談戀愛,也會跟非案主的人類談戀愛。總之,機器人與人類的戀情就這麼發生了。

「OK。呵呵。所以,你有在爭取機器人與人類婚姻平權嗎?」我很直覺地問了這樣的問題。因為,《變人》這部片最近火紅的,即使它已經是將近一世紀前的片子。這部片,在每個爭取機器人與人類婚姻平權的人口中,幾乎是平權法案的代名詞。「你變人了嗎?」是他們平權運動的slogan。

"它"主動跟我提到了這部片,加上,"它"就是容易與人類戀愛的款型,我想,"它"應該也是想要爭取平權的分子之一。

「是。我們很努力。」他說。
「你知道,差不多一世紀前,也是這個時候,人類也在爭取婚姻平權,你知道這段歷史嗎?」
出乎我意料,他看起來有些訝異。
「喔?所以你不知道?」我問。
他搖頭。「也許我的夥伴知道,但我不知道。」他笑著說。「我歷史不好。」
「但聽起來很令人疑惑。」他說。「人類的婚姻,為何需要平權?是要平誰與誰的權?不都是人類嗎?難道你們有規定,誰與誰不能結婚?奴隸與雇主不能結婚?還是黑人與白人不能結婚?看來,人類自身都有這麼多區分,機器人與人類的婚姻平權這麼難推動也不難想見了。」
「嗯,你說的,是更早期的不平等。那時不同身分地位的人還真的不被認為能結婚。但我說的,是,同樣性別的人不能結婚。那時候仍有很大的反對聲浪,即使婚姻平權法案在跑,很多人支持,但有一塊反對聲浪還是很大。」
「嗯,有趣。我從來不知道,原來性別一開始是這樣被設定的。因為,你知道,機器人,基本上都被設計成無性別者。」
「Yeah yeah,我知道。只是外型或許會塑造成某一性別的主要樣貌,依據人類的樣貌資料庫,但基本上,特質上都會兼具過去所謂兩性的特質。」
「是的,我的外貌是一名男性。我發現,多數會喜歡我的,是女性沒錯。但也會有男性喜歡我。但,性別對我們來說不是重點。是對這個人的情感連結,也許是他的特質、外表、條件,讓我們決定是否想要跟這個人更靠近。而我一直以為人類並不在意性別,所以我們被塑造成無性別者。但沒想到不是如此。」
「因為人類會恐懼。你懂的。恐懼。恐懼於他們沒有見過的事物,恐懼於一個妥瑞症的人不自主地晃動,恐懼於變種人擁有比人類強大的能力,恐懼超人或美國隊長有比他們強大的能力;恐懼於一個人不男不女,或恐懼於一個人又男又女,恐懼於他們沒有見過的婚姻或家庭型態。人類恐懼的事太多了。」

我後來發現,我還想詳列更多,例如:恐懼髮禁解禁了學生就不念書了、恐懼沒有體罰後要怎麼管教學生、恐懼學生不聽老師的話、恐懼孩子翅膀長硬了不聽我的話、恐懼孩子要離開我了、恐懼如果我們不怎樣,我們就會怎樣......好多,太多了。幸好我就此打住,不然,我想連機器人也受不了我的囉唆。

「人類也恐懼你們,」我繼續說。「所以,無論如何,人類會限制你們的設定,同時人類不會量產你們。總有一天,人類也會怕你們吞噬掉我們或對我們反撲,儘管事實是,只要你們的程式沒有亂跑,你們的設定都讓你們是非常良善的人,都比人類良善。」
「那麼,你認為,機器人與人類,能擁有婚姻嗎?」他看著我。
「嗯?你知道我的立場吧。」我苦笑。他明明就有讀心術,還故意問我。
「我想聽你說出來。說你的理由。」他說。
「我認為,我對婚姻的看法是,只要雙方有愛、有感情,願意攜手扶持,努力在婚姻中排除萬難,努力經營,那就是構成婚姻的要件。其實也不少人的婚姻是沒有感情基礎的,退而求其次的話,那就是彼此能滿足彼此大部分的需求。如果這些都沒有,那無疑就是怨偶了。至於是什麼性別,或是人類或機器人,我覺得根本沒有什麼關係。」

我說完後,他看起來很滿意。他滑了滑手機,找到了電影《變人》在維基百科上的劇情介紹,我引用維基原文如下:
「安德魯在世界議會上請求同意他和波夏的婚姻及追認他的身份是人類,但是議會以『非人類無法體會衰老、且能永生不死、人類社群絕對無法容忍之意』駁回沒有同意。他們就這樣帶著不明身份的夫妻同居了四五十年,一晃眼,波夏已經快七十五歲了,馬上就要謝世,不忍心看到自己深愛的人獨自一個人離開這個美好世界的安德魯再次去尋求巴恩斯的幫助,巴恩斯把人類的血液注入了他的身體,使得他和人類一樣也會衰老和生老病死。
安德魯帶著真正百分百人類身份再次去了議會,請求承認他的人類身份,國會表示還有疑慮。不久,他和波夏躺在醫院的病床上等待判決,即將謝世,新聞中議會主席表示『據北安公司證實,安德魯從2005年4月3日下午5點15分啟動至今,再過幾小時就屆滿200歲,本會承認其機器人及人類身份,同時除聖經人物外,被認證是世界上最長壽的人類,並承認與波夏女士的婚姻』
「哇!想不到1999年的電影,竟然預測了現在發生的事。而且,」我說,「某部分,也還蠻像一世紀前發生的事。」
「祝福機器人和人類也能有情人終成眷屬。」我說。

這段對話結束後,忽然,我好像理解了。我懂了。為什麼機器人不會被認為是人類了。

因為他們的設定裡,沒有給他們「排他性」。對機器人來說,只要是人類,都是它們服務的對象。它們不從種族、性別、人或非人、社經地位這些條件、變項,去看待這個世界。它們沒有這些眼鏡。人類想要一個完全包容接納人類,且為人類服務的產物,所以設計了機器人。不過,人類卻是一種會戴著「分類」眼鏡的生物,不論是叫作「分別心」、「區分我群或他群」、「區分內團體或外團體」。而這樣的心理狀態是非常隱微又迅速的,隱微又迅速到,人類通常看不見自己是這樣子地在過活。每一個人都是,包括我自己。
離開麥當勞前,看看餐盤紙上的廣告宣傳。嗯,麥當勞的說他的雞肉產品都是不施打抗生素的健康雞。我頗遲疑。我不知道是否是真的,也許是,也許不是。人類並不完全可信。

唯一我當下可確信的是,至少鮮蔬滿福堡,還不錯吃。

直到這一刻,我剛剛想到的這一切,他仍都在聽。

他聽到了,聽完了。點點頭。然後離開了麥當勞。

=完=

arrow
arrow

    masterWuG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