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無力面對狐狸的眼淚,就像他無力處理玫瑰的索求。

玫瑰就像一名驕縱而美艷女子,她要小王子用所有的小心翼翼與呵護,

去證明他對自己的愛。

而一旦小王子稍有閃失,無法面面俱到時,她毫不留情地指責:

如果你夠愛我,你就應該知道我是多麼地脆弱,受不起風寒;

我冷了,你拿什麼來保護我?你做得不夠好。

 

如果你愛我,你應該就會______

你若是不_______,你就是根本不夠愛我。

 

好多親密關係中,隱藏在檯面下,都在運行著這樣的若PQ

 

善良的小王子哪能招架得住呢?

其實每一段受傷的關係,都招架不住這樣的相處邏輯。

所以,小王子只好暫時逃離了。

Yes,電影的口白說:他們都太年輕了,不懂得怎麼去愛。

不是實際年齡上的年輕,而是處理親密關係上的太過稚嫩。

 

相較於傲嬌的玫瑰,狐狸儼然顯得平穩且善解人意。

尤其當牠對小王子說出:You must return to her.

你需要回到她身邊,我感受到無私的愛。

 

天啊,要是狐狸是小王子的小三,誰不愛這小三呢?

牠為必須和小王子分離而流淚,可是牠也看出了小王子對玫瑰的情感,

鼓勵他勇敢回去重拾和玫瑰的關係。

 

那麼,究竟,狐狸和小王子是什麼關係呢?

他們是朋友、玩伴、情人?

相較於玫瑰,他們之間似乎沒有產生一眼綻放就被吸引的激情,

但是有十足的親密與陪伴。

 

現實世界中,多元成家的意涵是不是也是如此?

那時我思索著這個法案,幻想一下,嗯,這法案是,

我跟我那名十分要好的同性友人,可以因為我們單純覺得彼此很要好且願意一起扶持彼此到白頭,於是我們就可以組成一個家庭。

Wow,我感到,這確實是一個走得很前面的思維。

 

很要好指的是,至少,我們總有彼此都感興趣的話題,對於這個社會、教育的各形各狀也持有同樣的理念與價值。

喔,同時我確定得很,我對你不是同性戀的情感。身體上,我保證我可是一點也不想跟你上床。可是,我們心理上是靠近的。我清楚。

 

我們組了一個家庭,不是基於愛情,不是基於傳宗接代,更不是基於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只是基於,我跟你就像小王子與狐狸那樣的彼此陪伴。而這樣的陪伴,我們希望能在法律上也獲得等同的保障。

 

這的確對我們過去習以為常對家庭、婚姻的思維,提出了大大的挑戰。

 

到底怎麼樣叫作家庭?怎麼樣叫作婚姻?

不知這這是不是哲學傳統上的偏漏?當我回想大一課堂用的那本哲學概論,裡頭的主題有什麼是人、什麼是知識、什麼是實在、什麼是政府、什麼是道德等等,但好像沒有什麼是婚姻或家庭的探究。

看來,從希臘開始的三名「哲男」,在那個時代底下,對婚家這個主題恐怕是沒什麼興致?

 

那看回咱們自己東方的智慧好了。孔子講不講家庭關係與婚姻關係?

反而似乎講得很多是不?因為孔子講的不就是人際的倫理?

人倫,其實也就是各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但有趣的是他不講什麼「愛」、「陪伴」、「親密」這些的,他講的總是一種人際的秩序。

 

可是,看來孔子只講了一半?有秩序大家當然不受苦,可是,沒秩序的時候呢?人與人之間該怎麼處理與面對了?他沒說了。

 

(ㄟㄟ,孔老師,快出土阿,你話只講一半就走了,我們這些後人怎麼辦啊?還是,你其實說過了,還說得很清楚,是弟子的弟子筆記沒抄好,閃神,或是焚書坑儒時搞砸了你完整的論述?)

 

家族治療裡說的界限不清、三角關係,是否就類似孔子說的,秩序亂了套?例如,當伴侶無力處理自己在婚姻中的困境,拉著孩子變成其中一方的「伴侶」、救生圈。

原來亂倫早就發生了,

只是名字不是顯示在配偶欄的框內,而隱藏在家庭的互動與情感結構中。

當然,說亂倫是比較誇張的比喻,

父母對孩子的情感並沒有成為像戀人那般的感情,

可是,他們自己對伴侶的感情卻也是所剩無幾。

他們把親密與依靠都仰賴在子女身上了。

 

我們的社會,有多少的家庭,其結構中,伴侶的另一半都不是伴侶,而是孩子呢?

一個結構失衡的家庭、失去了人際秩序的家庭、大家心裡苦但大家都不說的家庭,所孕育出的孩子,勢必難逃有更多內心的議題要處理。

 

至於這個家庭成員組成身分多不多元,是否由一男一女所組成,恐怕自始至終不是最核心的問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多元成家 小王子
    全站熱搜

    masterWuG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