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商這門專業,經過過去超過半世紀以來的發展,讓它的專業性具有一定的地位,且能夠獨立於醫療系統之下的精神科,自成一門。

這要歸功於前輩們的理論建構,許多的實徵研究,證明出:不服藥,而是透過「對話」的方式,就有療癒的效果。

 

現今,應該還是會有人疑惑,「只是去那邊聊天,難道就會帶來成效?」

畢竟,除非我們的人際關係落線到周遭都沒有人可以聊天,不然,一般人都會跟別人「聊天、談話」。

我記得,某年台灣師大的諮商研究所考試,就有考這麼一題,要考生簡述說明(簡答題):諮商跟聊天,兩者有何不同。

當然,這可以從很多面去寫,工作目標的有與無、兩者之中兩造雙方的關係界定、收費的有無...等等。

(可參考林家興、王麗文寫的《心理治療實務》)

 

不過,我這裡想說的是,諮商的談話是一種以「傾聽、理解、反映」為基礎的談話,

諮商的專業,也會展現在一名諮商師/治療師能多精準地掌握到所聽到的訊息,如實地反映出當事人的狀態,又不僅是摘要表面的敘說情節。

聽出「言外之意」,嗯,大概也有些類似這種味道。

 

諮商師也會全盤地去理解每一次當事人帶來的故事、談話內容,以及,「非談話」的內容。

每件事背後都可能有原因,都是可以探究的;早到、晚到、無法準時付費、對諮商師有的好奇、某次很想大大稱讚諮商師、某次覺得對諮商師與療效失望..等等。

那些在諮商師與當事人之間的直接且實際的「發生」,即使在外界社會看來是不被允許的,不厚道、沒禮貌、不妥當,

在晤談中,都能被好好地邀請,開誠布公地討論。

而這一點——直接地面對、處理當事人與心理師的關係/治療同盟,現在已普遍被諮商界認為,這是談話帶來療效的主因。

(關於此點,可參考吳麗娟、蔡秀玲、杜淑芬、方格正、陳品惠合譯的《人際歷程取向治療---整合模式》

 

因為,這樣的互動,同時也是在創造一個新的互動環境與模式:一個「真誠一致」、「一致型溝通」的互動環境。

當直說心裡的不舒服時,不僅能夠被理解,也能夠得到認真地看待與回應,此刻就有療效了。

 

簡單說,如果你在外面跟任何人吵架,或對任何人表達不滿時,你會收到的最可能的幾種回應是:

對方吵回來、對方防衛、對方否認、對方出於討好或怕破壞關係的承認...等等。

唯有在諮商中,心理師/治療師不會以上述這樣的姿態與你互動,你無須再度抵擋吵回來、無須更用力攻破防衛、無須用力希望對方承認卻又落入失望。

心理師可以收下你,並且再反映給你,但那「反映」之中的「反應」不是吵回來、防衛、否認或討好。

 

(好吧,也許有些人覺得被討好還不錯呢,畢竟在討好時,你變大而對方會變小。我的另一半如果偶爾討好我的話,我也是很上心啊!呵呵。)

(不過,長久看來,要是有某一方不斷討好,這段關係也很可能出現質變喔)

(如果這是一段親子關係,又是家長討好孩子,那孩子很可能會出現"自以為是"的狀況,變成所謂的小霸王)

 

 

當然,這種能夠完全被心理師接住的「被接納」,也並非「毫無界線地認同」;

如果當事人都要肢體攻擊心理師了,相信我,心理師絕不會「當別人打你右臉」地連左臉也給他打的。

不過同時,一名夠專業的心理師,通常也不會老鼠見到貓般姿態就此對案主避之唯恐不及,或就此斷然拒絕往來。

還是回到那核心概念:任何發生在諮商架構中的事,都是有意義的。

不管結局是結案、轉介或是持續晤談,心理師都會設法捕捉並與案主一起探究這些意義。

 

所以,不知道閱讀至此,關於「從心理諮商可以得到什麼?」你理解到的答案為何呢?

 

 

 

arrow
arrow

    masterWuG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