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有劇透)

 

這篇,拖了好久。

覺得好像可以寫些什麼,因為這部片就是在描述心理疾患;

但正因為如此,又覺得

「這有什麼好寫的……寫出來就是篇開始核對片中的描繪與當前研究哪些相符哪些不符的科普文章」,

好像距離「貼近電影本身想說的故事」這件事有點遠了。

但,又覺得,如果科普文本就數量不多,多寫一篇有何不好?

當初看電影前,先讀到了這篇〈拍電影的人老是搞不懂又愛描寫人格分裂〉

該文內容直指一個很核心的「問題」,那就是在觀影後,

觀眾能否有足夠的資訊去區分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
若資訊不充分時,是否會造成該文所言,雖然在電影上可能是成功、賣座的作品,但卻有個弊病,叫作誤導大眾,

使觀眾對接受心理諮商者、心理疾患者產生「暴力、危險、不穩定」的不當連結。

如果有科普心得文可以給大眾一些資訊,是不是可以幫助使該文所提的問題不至於因為電影而擴張?

但這功能就很知性了,也有心理從業人員如我自己賦予並詮釋的使命在其中,

搞得「明明是看部電影娛樂娛樂最後變成滿滿的使命感是有需要把自己搞得這麼累這麼狂嗎?」

浮現這情緒與想法的那個我,很抗拒寫這篇心得阿……

一邊覺得該寫,一邊又很不想寫。未寫先分裂。

好吧。就看看能不能在這篇文章中,整合一下科普功能與純粹的電影心得吧。
以下關於解離性身分障礙症的資訊,都來自本書《變態心理學》(註)第二版,2014年雙葉出版。

 

一、 關於「解離性身分障礙症」


在正式的精神科診斷名稱中,並沒有「多重人格」或「人格分裂」一詞。

這樣的一種看來在同一人身上,卻出現不同心智狀態、生理狀態,甚至不同身分的現象,專業名稱上稱為「解離」。
解離,簡言之就是記憶出現斷層,短暫的或長久的記憶片段的失去,或自我感、現實感的失去。

學界提出的假設是,在嚴重創傷壓力下,記憶會以一種特別的方式被儲存,

以至於當事人回到正常狀態後,那段以特殊方式儲存的記憶,也無法按一般的方式提取出來,於是出現記憶斷層。

 

解離性身分障礙算是解離中較嚴重的障礙,因為個體出現不一致的自我感,也就是所謂的不同身分、多重人格。

有些身分知道彼此的存在,也會記得那個身分做的事情,

但有些時候他們彼此互不知道彼此,像是真的"解離",不同身分間的記憶沒有共享。

(不過看似沒有共享,研究後卻發現其實是有的,只是以隱微的方式被提取)

如果有人說,哎呀,我在幼年考試不及格被老師打手心時(目前明文規定禁止體罰),我會神遊出神,

幻想自己作翩翩蝴蝶飛出窗外,以至於老師打完我手心,我竟都沒發覺。
yeah yeah,如果你有此經驗,那也算得上是解離了。

按此,輕度的解離並不是什麼稀有的現象,可能有些人都有類似經驗。

但沒有構成嚴重的生活干擾時,便不會進入診斷,更無需治療。

 

二、「解離性身分障礙症」真的是片中所呈現的樣子嗎?


有些是,有些不是。
我一開始讀了這篇〈拍電影的人老是搞不懂又愛描寫人格分裂〉文章後,變得不太想去看這部片,

內心油然生起一種罪惡感,怕自己要是去看了就會「助紂為虐」。

(但「我看了這部片就是助紂為虐」本身也是一個有待被檢視的想法,小朋友不用跟著學。)

然而,後來去觀影,卻也是來自另一名心理師的推薦。

她說,片中對解離性身分障礙症的呈現,大多數其實和學界是同調的,仍是有作些功課的。

 

(一) 來說說「是」的部分


1.    片中的心理師在會議上,力陳她與案主諮商的經驗中,解離性身分障礙症患者身上那些不同性格的人、不同的個體,

確實是各自存在的。這點可以反映學界目前對此診斷的爭論,仍舊持續著。

真正被診斷為解離性身分障礙症者的比率是很低的。

有些評論家認為這些不同的人格是在治療中被治療師暗示並命名所產生的,轉換人格是在回應治療師的暗示。

但也有研究提出了童年期就存在不同人格的證明。

大體上,目前學界是承認解離性身分是存在的;也就是說,對於「假裝」的,是有辦法可以識別與區分的。

差別在於,這樣的轉換或存在,在一名解離性身分障礙症者身上出現時,

究竟是為了回應治療師才因此產生,還是個體為了因應壓力創傷才產生,

目前並沒有什麼工具能讓治療師有效地決定出當事人是屬於哪一種。因此,爭論持續。

 

2.    解離性身分障礙症的童年經歷都不脫曾遭受嚴重肢體暴力或性侵害。

這部片對於男主角童年經歷的著墨,雖然只出現一小片段,但我想,也足以呈現這個創傷了。

Kevin母親的狂躁不安、大吼大叫,追著找到他,好像找到獵物般地得意,

準備好好地打一頓這孩子,讓他嚇得必須躲到床底下。

若設身處地體會,就能明白,這對一個年幼的孩子來說,真的是非常可怕、無助的經驗。

劇中倒是刻意鋪陳了女主角的童年經驗。

當叔叔光著上身躲在石頭後,誘騙她說,快,我們來玩之前的野獸遊戲,觀眾應該都能明白,叔叔對這女孩做了什麼。

女主角童年被性侵。而且隨著父親的過世,叔叔順理成章地得到監護權,未來似乎也持續著。

 

(二)來說說「不是」的部分

 

這部分就比較有趣了。答案可能是申論題而非是非題。

「不是」的部分,它的背後其實是這個問題: 
一個人可以像變形金剛transformer那樣,把自己transform,轉換成另一種幾近非「常人」、「超人」的狀態。

這是有可能的嗎?

先說,這題我會回答:「有可能」。
首先強調,電影演的那樣由人變轉獸,甚至有驚人力氣可以飛簷走壁的情形,

目前並沒有任何實徵研究顯示解離性身分障礙症者有像電影演出的「變形」能力。

不同的人格可能有不同的慣用手,甚至有不同的視力,不過沒有像電影那樣戲劇性的轉變的case出現過。

未來有沒有可能?我會說,不知道。
電影《Lucy》、《奇異博士》其實也作同樣的提問與想像。

《Lucy》想像的是,人類如果發揮100%的大腦,能創造出什麼境界。

《奇異博士》展現的是,人可以藉由改變意志狀態去修復自己的身體,不藥而癒。

心理諮商領域相信「人能改變」。

心理諮商相信人的想法可以左右情緒,而人的情緒可能影響一個人的身心健康狀態。

所以有時憂鬱症可以不透過吃藥,而是透過晤談改善。
至於不藥而癒這種事,聽來很玄,但不否認,也的確存在。

有些車禍受傷被醫生判斷終身無法再跑、再跳的人,最後竟能夠「奇蹟似」地恢復良好的功能。
我們目前絕對可以確知的是,人類是有可能改變自己的狀態,不論是身體、情緒或想法;

而所不知道的是,這樣的改變能到什麼程度。

從無法行走到恢復跑跳,可能。
從害羞內向變成能言善道,可能。
從畏懼去愛變成勇敢去愛,可能。

以上都是確實發生在人的身上,很可能在你國家的書店書架上都已變成心理勵志作品或現身說法的改變書籍販賣。

所以,從Kevin變成beast?或許也有可能。
不過最大的差別在於,還沒有在真人身上發生過,也沒法變成現身說法的勵志作品。

截至目前為止,從Kevin變成beast此舉只在電影裡。

 

(三)來說說「絕對不是」的部分


如果你是編劇,想要撰寫一部關於解離性身分障礙症的故事,你會怎麼編這個要具有故事張力的情節呢?
說好萊屋有創意嗎?我看是普普。

不然,怎麼解離性身分障礙症都要跟殺人、驚悚掛勾?

都一定要有某些身分很懦弱,然後某些身分很攻擊、很暴力。

怎麼沒有人來編一齣解離性身分障礙症的人生意義故事,像《海邊的曼徹斯特》那樣?

或是編成一齣人生喜劇,笑中帶淚?

每個人這生都會經歷一些不開心的事,有些事比較嚴重,形成較大的心理創傷。

主角也是這樣,可是他(可以是男性或女性或性別不明)不向命運低頭,想要療癒自己,走出傷痛。
主角住在一個純樸的小鎮,他生活適應良好。

鎮民對主角的來歷不清楚,覺得他性格善良,待他友善,

但知道可惜如他患有間歇性失憶症,以及,有時好像有不同的性格似的,連衣著打扮、愛吃的東西都能瞬間變得很迥異。

有一天,主角家的前院池塘旁出現一個人在哭。

這人(主角2號,可以是男性或女性或性別不明)說他其實是神仙,需要在15號月圓時回到月亮上去,

可是在洗澡時重要的絲帶被松鼠叼走了。沒了絲帶就失去法力,他需要主角的幫忙重返月亮。

主角2號就在主角1號家住了下來。因為他是神仙,他很快地察覺主角1號其實是三個不同的人:萊希、蛙仔、丘比特。

眼看月圓的日子即將來臨,主角(及其他兩人)要怎麼幫助神仙抓到松鼠奪回絲帶?

而喜歡上萊希的神仙,會怎麼和不同的他相處?他會選擇放棄回到月亮嗎?

很好,wonderful、marvelous、fantastic,這個故事就叫作《我在凡間遇到的三個人(實際上只有一個人)》。


多溫馨感人又有趣的喜劇啊。連我都等不及想知道結局了。

拜託,有才的編劇們,快點來寫些別種類型的解離性身分障礙症故事吧。

解離性身分障礙症跟暴力傾向未必有什麼關聯。

而療癒他的人也不一定要是心理師。

最後想說,這篇還是很科普阿……[吐菸]

 

註:變態心理學原文Abnormal Psychology。

變態在中文好像會令人有比較多的負面意義連結,書裡面所提及的不是暴露狂或什麼什麼的那種變態。

變態,abnormal,中性一點的翻譯其實就是「非常態」。

也就是身心、精神狀況跟正常範圍的人有所不同者。

arrow
arrow

    masterWuG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