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ck.

多麼有幸可以透過這部電影,讓出生在1985的我也回到1985年的那時刻。

 

 

前記:

我在看這部片時,包含在寫這篇文章的過程中,一度都以為裡頭演的都是真的,致使我觀影時幾乎是頭也哭,尾也哭。

直到後來,這篇文章打到近尾聲時,我才從其他視頻與維基百科中,得知並非如此。

 

這下真是尷尬了,如果我一開始就知道有多處可能並非真實,而是電影為了戲劇性的改編與鋪陳,我想,我可能不會有那麼多感動。

甚至,太多與我認知實情不符的劇情可能會讓我大受干擾而無法入戲。

(這就是我對X-Man 第一戰的感受:從頭到尾的「OOO才不是這樣變異的,XXX才不是這樣認識的」。專制的動畫版本迷。)

 

不過,在假的情節裡,我信以為真的真感情,以及那些真感情所鋪陳出的文字,都已經存在了。

我想它們依然有價值。So…以下的正文,我想,就當作「電影裡演的都是真的」帶給我的觸動,來理解吧。

 

關於是哪些情節與現實不同,可參見文章尾處的整理。如有資訊未正確者,歡迎補充指正。

 


(內文皆有劇透)

我初識Queen是小學的時候,在電視音樂頻道的排行榜節目上。那時候Freddie已經過世了,電視播出的那首歌是Heaven for Everyone. 

 

 

〈推薦有看過電影《雨果的冒險》卻沒看過這支MV的人,絕對要點進去瞧瞧,你會看到那個經典的火箭撞進月球眼睛的畫面。

在當時,Queen就以這支MV對創造這幕的梅里埃致敬。而我卻是在看過MV之後多年,看《雨果的冒險》時,大呼這不就是我小學看的Heaven for Everyone裡的畫面嗎!〉

 

不過,我真正開始體會到Queen音樂的迷人,那花腔般的多變,是高三下學期那年。

某天,我發現坐我後面的同學帶了Queen的精選輯到學校,雙CD的那張。同學戴著耳機,邊聽Queen邊準備指考。

「哇!你買了Queen的精選輯!」我說。

同學分享,說她爸爸也愛聽Queen。我那時已經推甄上大學;因著這段不用猛地K書的空檔,我還開始學電吉他。

我向她借了CD,聽了幾天。那時是還在使用CD Player的年代。那台小機器中的CD轉轉轉。有些歌我喜歡就會聽完整首,有些我不喜歡就跳過。

 

呵呵,其實我至今都不確定我有沒有把雙CD中的歌全都聽過,應該是有。

但是,我只記得自己喜歡的曲子,例如Bicycle Race、Radio Gaga、Under Pressure、Í want to break free。

Inuendo、The show must go on旋律特別,稱不上喜歡但很有印象。

後來,我先前的另一半車上的音軌裡也有一張Queen的精選輯。那時我又才對Killer Queen有印象。

 

 

要說皇后中我最喜歡的曲子,我想,至今我仍最愛Under Pressure。

高中初聽時,它的前奏讓我不禁在心中大喊:這不就是愛德蘭斯生髮水假髮[註1]的廣告配樂嗎?!

 

一聽完後,我就知道that was my favorite。往往那張精選輯CD片一放,音軌就直接跳到「第二首」。重播又重播。

 

我甚至不確切知道它在唱什麼,只感到這首歌每次一開始播放,正向又鼓舞的精神就充滿整個時空,彷彿在說生命雖然不容易,但是我們總會前進,並且能憑一己之力創造改變。

 

電影裡,當Freddie在雨中領悟,看清了Paul對自己的控制,那不是真正的愛。Freddie畢生的知己Mary點醒了他,真正愛他的人就在他身邊,是吉他手Brian May、他的團員們、他的家人,包括Mary自己。

 

Freddie變得堅定而清晰,他要Paul滾出他的家,這一幕的背景音樂的就是Under Pressure。

 

Queen團員間的真實情感也深深打動我。Brian與Roger很快被Freddie的才華驚艷,願意相信他超脫時代的創意與引領。即使時而瘋狂。

 

每一次他們要說服經紀人或唱片公司老闆時,Freddie以桀驁不馴的自信姿態表達他以及他對樂團、對作品的信念,吉他手Brian May總會順勢為他的話語讚聲。這場景在電影裡出現不下一次。

我感到,團員們之間對彼此的信任;也因為如此他們夠一致地堅持了Bohemian Rhapsody。

 

怪地隆低咚。我看了電影才知道這首經典起初竟有一片「負評如潮」。

想想,對耶,我自己高中聽那張雙CD精選輯時,實在不覺得這首長達6分多鐘的「怪腔怪調」有多吸引我。

我會說,它非常特別,空前絕後,但我沒多想在它身上停留。

 

EMI唱片的老闆還真又說對了一半,它才不是一首青少年會在家裡或車上不斷播放的歌。至少我就被老闆說中了。我愛我的車,噗。

 

直到多年後,某次我專心致志去聆聽,才開始體會到這首歌令人感動之處。歌曲像是講述著那名「做錯事」的男孩將成為亡命之徒。男孩可能是男人了,可是他鑄下大錯,他懊悔,害怕,媽媽的眼淚,他說我還不想死,但媽媽我得趕快逃亡了。

威嚴的合聲像法庭般的公審,有人認為我們放過他,原諒他吧!讓他走吧!有人說絕不行!男孩也在巴望能否被網開一面,卻同時也是迷惘又迷惘……

 

 

緊扣著我們對這可憐男孩的生死憐憫,這首史詩般的歌,歷史的長河,總會還它公道。

 

如同張雨生的《台北,卡拉OK,我》。這張專輯是我認為華語市場當前我聽過最棒的專輯。可是在當時,也是他銷售量最差的一張專輯。

「為什麼這麼棒的一張專輯,卻賣得最差?」我初聽到時驚艷又驚訝,問當時的另一半。

「因為,走得太快。」當時的另一半說。

 

走得太快。至今,我仍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回答。簡單,又完全說中了些什麼。而這也不是任何人的錯,或是誰沒有做好。

《台北,卡拉OK,我》中的編曲製作,有如音樂劇般的合聲,樂器的行進,就跟Queen氣勢磅礡地把歌劇帶進了搖滾樂一樣。

 

偉大的創作者,創作者的偉大,他們總是走得比時代中的人前頭,創造出時代未曾見過的事物。

就如Steve Jobs曾說,他從不做產品市調。在iphone還未被發明前,人們甚至尚未知道,一支手機原來可以是什麼樣子。

是「先知」先知了,帶領眾人創造出這一切的改變。

 

 

「家人都會吵架的。」但因為是家人,所以總有機會合好。

當皇后的團員吵架時,Freddie說,要不是因為我,Roger你現在在當牙醫;Brian你去寫了一篇關於天文的博士論文,但媽的根本沒人讀;至於John,你什麼都不是。(正所謂,貝斯手最無存在感?) 其實我莫名覺得Freddie這段講得挺傳神的。

 

而大家面對面和好的那天,Freddie被要求先離開,讓大家想想。Freddie前腳一走,John馬上就問故作冷漠的Brian:你幹嘛要對他這樣?

這裡我真心覺得John很可愛。嗯,宅心仁厚。

 

那場震懾人心的Live Aid,1985年,Wembly Stadium,在劇中成了復出後的第一場表演。

最後這一連串劇情:團員關係的修復;Freddie向最親近的團員們表示自己患了愛滋,而他要生命的燦爛勝過自憐;他找到了親愛的Jim,帶著他回到老家,終在上台前一刻獲得父親的接納與肯定;他與團員們,一同登上萬人轟動的舞台。這一整個的鋪陳也太感人,在歷經生命挫折與迷惘後,彷彿出了一場,破繭的重生。

 

是的,Wembly Stadium沒有天花板可震,只有台下那放眼望去的人海,一直停留在共享的那二十幾分鐘。

借用漢娜鄂蘭的詞彙,那便是參與這場Live Aid所有人的「彌賽亞時間」。在彌賽亞時間裡,有意義的片刻就是永恆。這個永恆可以被提取,不會被忘記,只要有過那樣的經驗,就有可能繼此「創造」出下一刻的意義片刻。

 

1985年是過去式,可是它卻從未「過去」,它還活著,活在「現在」,甚至成為「未來」,繼續活在後人的現世中。

所謂經典,就是能在歷史中,永遠活著。

 

 

這部影片在電影之前,我在youtube上看過不知道幾遍。即使跟高中時的我一樣,我還是只停留偏愛的那幾首,但是,這情感早已不只是關乎歌曲。

 

歌曲無法成就這般壯麗,而是所有的人,是台上的人,亦是台下的人,共同創造了永恆又非凡的時刻。

每次我看到眾人一同拍手唱Radio gaga,還有緊接後頭的A~~~歐!A歐!我就覺得熱淚盈眶。

 

我忘記曾在哪邊讀到這個見解:自從不再打仗後(或者極權瓦解後),再沒有什麼合時宜的場合,可以讓眾人一同崇拜,worship。可是人們是需要worship的;演唱會上,人類藉此又得到了worship的出口。

 

Yeah,這就是慈善募款演唱會嘛!不然呢!大家不就是在當下大受觸動,所以便慷慨解囊,共襄盛舉。

 

然而,在我所認識的這麼多樂團之中,也只有Queen曾帶給我這樣強烈的感受。一種,“Yes, we are together, and we gonna keep on trying”的感受。那不僅來自音樂,也正來自於Freddie Mercury,那獨一無二的front man。

 

Nirvana的主唱Kurt Cobain曾表示,他很羨慕Freddie能夠這麼自在地接受觀眾對他的關注。我想,是的,他的靈魂是活在舞台上的。舞台下的、私下的、年輕的他,給人的感覺反而是靦腆。然而,這兩種面貌,都是他。

 

謝謝這部片及其歡唱版。我得以穿越時空跟大家一起:

Oh we hear is, radio gaga [趴趴]

Radio goo goo, [趴趴]

Radio gaga [趴趴]

Oh we hear is, radio gaga [趴趴]

Radio goo goo, [趴趴]

Radio gaga [趴趴]

 

Radio, someone still loves you. 

Freddie, everyone still remembers you.

 

後記:

為了戲劇的鋪陳與張力,裡頭的事件與時間線都有和現實相左之處,例如:

1. Freddie加入與成立Queen的經過並非彼此不認識的狀況下自我推薦;真實狀況為,原先樂團Smile的主唱,早在1960年後期就牽線讓團員與Freddie相互認識,直到主唱離團,Freddie也就順勢成為主唱。

 

2. Live Aid並非樂團復出的第一場表演。事實上,1984年到1985年Live Aid演唱這段期間內,他們一直都在為1984年剛發行的The Work專輯做巡迴表演。這期間,樂團中也並非只有Freddie出了個人專輯。事實上,團員彼此都想過發行個人專輯,鼓手、吉他手也真的都發行過,同時,鼓手其實是第一位發行單飛專輯的成員。可是,發行個人專輯的同時,團員並未中斷Queen樂團的創作,因此可能也算不上是樂團的「復出」。

 

 

3. Brian May在1977年就創作出We Will Rock You,而非如影片中演的在1980年如此的創作過程。而他們登上紐約麥迪遜廣場表演這首曲目時,Freddie也還沒留鬍子。

 

4. Freddie並非在Live Aid前就告知團員他得了愛滋病,而是在該場表演完兩年後。

 

5. Live Aid登場那天,並沒有在同一天中發生那麼多事,又是找到Jim又同時回家見父母。

 

6. 波希米亞狂想曲其實銷售得非常好;評論褒貶不一是真的,EMI公司擔心6分鐘太長這件事是真的,但至於是否有就此真的跟樂團鬧翻,這個我目前還沒讀到相關的資料。還請知悉的人補正了。

 

 

若有誤,還請指正、補正,感謝~

註一:11/20。經網友指正,愛德蘭斯是賣假髮的!不是生髮水。天啊,這麼多年來,我一直以為它是賣生髮水,可見它把假髮弄得跟真髮一樣幾可亂真阿!XD

arrow
arrow

    masterWuG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