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關正文的小前言:

痞克邦部落格發表文章的介面,在你開始打字前的「設定畫面」裡有一排字:今天想寫些什麼......

我說,我今天想寫"爛作文"。

爛作文一語來自我最近在拜讀的李崇建的《對話的力量》。

裡頭提到一則故事,是崇建老師和不願進教室的男孩對話中,提出了寫爛作文的想法,

這一語解開了男孩不願踏進教室的結:我怕我寫不出好的作文。

 

回到我個人,最近我真的很久沒在部落格上進行書寫,八成也是因為我一想到要寫部落格文章,

都是要「完整經營」一篇,不過每一篇「完整經營」的文章我大概都是寫上一星期左右,而我這學期論文告急纏身,騰不出這個心思阿。

可是阿健老師這則故事倒也提醒我:就來寫"爛作文"吧。

就來寫「想寫什麼就寫什麼」的隨筆,反而能使人持續書寫。

(而且某天我回顧過去寫的隨筆式的、非正式的電影心得〈越來越愛你〉,頓時也覺得非正式版的這篇,

很能看出我書寫當下直接流露的情感,比正式版那篇感人。至少我自己覺得啦。)

所以,就來隨興寫吧。

 


(內文皆有劇透)

暗戀桃花源,30周年紀念版,官方版的劇情簡介如下:

《暗戀桃花源》講述兩個毫不相干的劇團,陰錯陽差同一天在舞台上排戲,一個演時裝悲劇(暗戀)另一個演古裝喜劇(桃花源)。《暗戀》與《桃花源》兩劇演出檔期相鄰,因為劇場管理人員的疏忽,使得兩個劇團為搶排練場地,爭執不休。兩劇的導演、演員在彼此的劇幕中穿梭干擾,仍無法解決場地撞期的問題,最後在百般無奈下協議將舞台一分為二,各自排練。兩劇演員卻在台上相互錯接台詞,劇情莫名連接,彼此干擾卻又微妙共鳴,完成了一場笑中帶淚,淚中帶笑的演出。而在這一切中,一位不知從哪來的神秘女子遊蕩在劇場之中,她到處尋找一位或許存在,或許不存在的男子……。

 

暗戀桃花源在講一個劇中劇的故事。

真實場景的故事是劇團排演撞期了,而要排的那兩齣劇,一齣是暗戀,一齣是桃花源。

同行觀劇的友人看完後直說(中場休息時也直說),30週年版跟原版的感覺怎麼很不一樣了......

「我覺得原版在看的時候,我覺得很惆悵......就是,沒有那麼歡樂。」友人說。

應該是「調性」變了。我說。

我想到的就是大學念文學導論,書中一個章節,專門在講文學作品的「調性」這回事。

故事情節是一樣的,只在其他安排上的不同,便使作品散發不同的味道。大概,味道就是調性。

 

雖然我沒看過原版的戲劇,但似乎依舊可以感受友人口中說的惆悵。

說調性變了嘛......是,雖然30周年紀念版確實調性多有搞笑,但是,故事本身,好像就是惆悵的。

初登場的暗戀,場景透過角色對話一提示,是在國共內戰時期。這個場景的設定,本身就有時代意義,就已經是惆悵的了。

因為國共內戰,情投意合的男女主角失去彼此音訊,場景回到台灣,是外省人江濱柳娶了一名本省太太,成家生子,

可是年邁、臥病的江,其真心之所向,是女主角雲之凡,他心中的場景,仍徘迴在最後一面的那個夜晚。

那夜在公園鞦韆,戀中的他們甚至不知道下一幕即將是數十年的未知離別。

所謂,時代下的悲劇。

 

 

桃花源,說的是老陶、太太春花以及袁老闆的故事。三人的命名正好就是桃、花、源。

桃花源一開始是逗趣搞笑的,尤其唐從聖扮演的老陶,喜劇性十足。

可是笑聲的背後掩飾不了唏噓的本質,桃花源講的是親密關係的失落。

老陶在意春花偷人但說不出口,春花對老陶也是多所不滿與貶抑。

任何一方認為自己的需求在當前的親密關係中失衡時,都是失落的,

我想老陶內在應該相當難受,自己的妻子偷人,但他不敢對妻子表現出憤怒,默默他可能心裡相信:春華會偷人是因為我的確無能。

春花內心鐵定是對關係有所不滿,與袁老闆有一腿是關係警訊顯現出的「徵兆」。

我覺得春花甚至是有意的,她有意「不藏好」這段婚外情,明目張膽地帶袁老闆回家,

彷彿就是要讓老陶知道他自己多無能,無能到她要去找別的男人。

 

劇本有一處很精彩,是近尾聲處,兩組舞台劇的人馬台詞互相交叉卻對應,

江濱柳在病床上亟欲登報找尋雲之凡,裡頭有江的渴望,也是江的失落、江的未竟事宜;

老陶意外入境桃花源後,在桃花源過得安適自在,內心卻仍心繫妻子春花,那是陶的渴望,也是陶的失落、陶的未竟事宜。

桃花源的人一再警示老陶,不能回去找妻子,去了就回不來了!

可是老陶堅持要去,江濱柳堅持要找。

陪伴江身邊多年的結髮妻子似乎也隱約在表達:你想去找雲之凡?若你找到了,那我呢?

 

最後的結局,同樣是暗戀先行。

果然,雲之凡看到了報紙上的尋人啟事,來到病房見到了江。

江與雲分別訴說著那日別離後,如何因為局勢隨家人先後來台灣。亂世中,書信皆無下落。

最後,兩人在家人的勸說下,也與他人各自成婚成家。訴說完,兩人互道祝福,雲離開。江太太入病房,江與太太持抱,一切盡在不言中。

官方版簡介說暗戀是悲劇,桃花源是喜劇,其實,看完後,仔細感受,那該只是觀劇前預告中的障眼法。

 

暗戀的結局對我來說反而不是悲劇,那已經圓滿了。相隔這麼多年,他們找到了彼此,也核對了心中的答案。

他們那時都等待、在意著對方。甚至,他們也做了相似的決定,各自成家往下一個人生階段邁進。

說真的,他們並沒有白逢這一遭。

也許,夜深人靜處,江曾多次在腦中盤旋過多種可能吧?

想著若雲之凡孤身一人,他可要拋妻棄子去跟雲重逢?

電影《浩劫重生》中,Helen Hunt的角色與Tom Hanks在重逢後,內心也有一股衝動要在大雨中奔向她的愛人。

而且她講得更直白,她說的是,我這一生最愛的一直都是你。(嗚嗚,邊打這段我又要哭了)

嗯,也許江濱柳也曾這樣想像過。

不過,雲之凡的出現,也是現實的現身。那個現實,也是江的現實。

現實並不糟,現實只是讓人看得更清楚:其實,兩人都為自己的人生做了屬於當下最好的抉擇。

Helen Hunt的角色沒有真的要拋夫棄子,Tom Hanks也知道,載她回到家門口。如同江與雲也明白些什麼。

而且,化解過去,或許更能看到現在。江與結髮妻子仍舊扶持著彼此。

 

結局對我而言真是悲劇,真的惆悵到不行,害得我散場後一想到還是淚眼汪汪不斷的是桃花源。

老陶還是毅然決定回家找春花。

到了家,發現案上供著自己的牌位。看來,春花以為自己已死。

春花與袁老闆真是在一起了,但沒有真獲得幸福。

春花依舊不滿,指責著袁,袁也不耐煩地回應,兩人偷情時的甜蜜自是不復在。

春花與袁老闆見到老陶時心虛驚嚇,還以為是鬼來討債。

老陶見春花與袁老闆在一起,並不那麼為意,只說明著自己去到桃花源改變了許多,那裡真的很好,他非常想要帶春花一起去。

然而,就在三人僵持不下且花袁兩人還驚慌未定之中,老陶聽見了房裡傳來嬰孩的哭聲。

孩子的哭聲亦是個現實。慌亂中,孩子竟被拋到老陶的手上。

抱著孩子的老陶在想什麼呢?他本是要帶春花走的。即使春花嫌棄自己,也紅杏出牆,可是他依舊愛著春花,欲與她重新開始。

可是現實裡多了一個孩子。這孩子是春花與袁老闆的。

這並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

 

老陶最後獨自離開了。我感到難過的是,按照桃花源記,老陶也回不去桃花源了。

 

可否說,有時候,有一種惆悵比時代的悲劇更惆悵,惆悵之處在於那不是時代造成的,而是自己的選擇。

老陶該何去何從呢?我猜老陶茫然。但也可能,這也是老陶的重新開始?人生reset。

如果桃花源真的給予老陶前所未有的「矯正性情緒經驗」,或許老陶也已非昨年昨日之老陶。老陶人格重建了!

想想,的確,他沒再顯得那麼渺小與退縮。

 

想到這兒,我也沒那麼為老陶難過了。只想衷心祝福他。

 

老陶跟江濱柳的惆悵畢竟不一樣,兩人的圓滿大概也不一樣。

江太太與雲之凡的惆悵應該也不一樣,圓滿也不一樣。

至於春花,「你覺得最後春花有發現原來老陶也有他的好嗎?」同行的另一半問我。我覺得有,我說。

 

後記:

1. 舞台劇中有一幕是桃花源後面的布景,在劇情設定中,辦事不力的劇組人員搞烏龍,布景少畫了一棵桃樹,硬生生地留了個空白。

後來,工作人員隨著舞台繼續排戲,一邊刷著油漆,就把那棵樹在某一個劇情中也同時漆完。

另一半分享,漆完的樹對他來說就像是在象徵一種圓滿。

 

2. 在兩劇團爭排戲場地的故事中,穿插一名奇妙的女子角色,她流連於劇場,不斷詢問找著一名叫劉子驥的男子。

整齣劇的最後場景,終結在這名找尋未果的女子。

按友人的描述,她高中看的那個版本,(沒記錯的話),最後女子在舞台上,落花瓣飄落下來。End.

而這一次的版本,女子用手自己撒了花瓣,而後頭那面繪製完成的桃花源布幕,整片倏地啪啦掉落。End.

這布幕倏地一落,令人有些錯愕。當然,這樣的設計裡頭可以有各種詮釋了。

 

我自己倒是仍想著調性這件事。

惆悵是緩慢的,錯愕是瞬間的,可能我個人還是偏好舞台降下落花的惆悵與餘韻。

如果那塊布幕是緩慢落下,我覺得也不錯。

 

 

 

arrow
arrow

    masterWuG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