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一:

「蛤...我才不會想玩旅行青蛙哩。」任性女友盯著螢幕撇嘴。
「我不能接受。哪有人這樣,他說走就走,我就只能在那個有限的螢幕畫面點來點去,等他回來,幫他打包摘葉子?!那多無聊。那我也要出去旅行,我才不要在那邊等他。」

任性女友不免想起《好好照顧我的花》這本書。她才不想等人。她要走人。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為什麼要跟他在一起?那我也要出去了。」

 

結語:聽說這遊戲更接近親子關係的描繪。如果硬要套用在伴侶關係,恐怕只能當作青蛙王子對公主的考驗了。

 

對話二:

「蛤~~~我覺得你對待青蛙都比對我好~~~」任性女友盯著另一半撇嘴。

「有嗎?」

「你都幫青蛙打包,都沒有幫我打包。」

「如果你要出門,我也會買東西給妳阿。我也會幫你打包。」

任性女友心想:重點不是打包,是你都在玩旅行青蛙,忽略我。

 

結語:不是旅行青蛙的問題,只要投入另一種活動太久就會引發女友被忽略感,近似要與小三爭奪。

就像阿母與女友掉下水,逼你要選誰的抉擇。

女友與青蛙,究竟要選誰呢?

 

對話三:

「蛤~~~我覺得你對待青蛙都比對我好~~~」任性女友盯著另一半撇嘴。

「有嗎?」

「你都幫青蛙打包,都沒有幫我打包。」

「如果你要出門,我也會買東西給妳阿。我也會幫你打包。」

「重點不是打包啦。是你能接受青蛙這樣說走就走,但要是我這樣,你才不能接受呢。」

「如果你要出門,我一定也會等你回來。」

 

結語:如果另一半真的不在意與任性女友長期分離且她說走就走,我猜任性女友也不會比較開心吧?

搞不好還會引起另一種「你是不是不夠愛我?」的焦慮。

 

心得:

旅行青蛙近日爆紅,網路上也有文章分析過關於青蛙與玩家所建立起的「依附感」,是使得這款「明明也沒有要做什麼」的簡單遊戲,意外地勾住玩家的心。

不過,撇開作為玩家,某日,我的另一半興奮地跟我分享「旅行青蛙」這款遊戲時,結果短短幾分鐘,我就發現自己被勾起兩三個情緒。

 

當下我一點也沒有想要對這款遊戲感到興致勃勃,反而猛烈跑出一股「牠就能四處去玩?我就只能在哪幾個畫面點來點去?!」的不爽感。

哈哈哈。我到現在都還弄不清我到底把牠投射成誰了,這麼生氣。

或許要說,只能等待明信片、替青蛙打包、看牠回家沒,實在讓我感到在這段關係裡太被動了,每經歷一次動作竟都讓我覺得牠無比自由而我無比不自由。

我實在沒法忍受待在這個位置阿......。(對話一 的情緒)

 

接著,看著另一半開心地幫牠準備行李,我竟然也莫名地不爽。感到這隻「只需要寄明信片回來」的青蛙就能這麼討人喜愛,還能讓人甘願幫牠整行李。

那種「牠明明也不用做什麼,就能得到全部的愛」的情緒超深。

 

有趣的是,剛開始學心理諮商的時候,我總會想帶當事人去看這個情緒與原生家庭中的經驗根源在哪裡。

但走到現在的我,又換到另一種見山不是山的思考:搞不好跟原生家庭的互動也沒有太大的關係。

因為很多被視為是手足競爭下的情緒,我都有,例如這個「牠明明也不用做什麼,就能得到全部的愛」。

但我是沒有手足的。I'm an only child.  所以手足競爭的解釋,沒能回應我自己的疑惑。

這個情緒對我來說,彷彿更像是與生俱來,只要你看到別人顯得多愛別人、多疼別人一些時,你就心生不滿。

不管那人是手足,還是幼稚園時一個看起來比你更乖巧更受疼愛的同學,還是現在那隻「什麼都不用做,就能得到全部的愛」的青蛙。

(對話三的情緒)

 

至於對話二,倒是讓我想到一篇質性研究〈Gamer Widow: A Phenomenological Study of Spouses of Online Video Game Addicts〉,

做報告時讀到的期刊文章,出自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美國家族治療期刊。

用widow,守寡,這個字當標題,言簡意賅又有畫面,(真不愧是質性研究)。

另一半如果是3C沉迷者,那感覺便像是守活寡了。

不過如果是以3C遊戲增加彼此連結,例如開心地分享,甚至一起玩、一起參與,或許就能解決這個狀況吧。

 

(如果兩個人一起養青蛙,會不會又會變成跟青蛙爭寵要比較誰收到的明信片多啊?XD)

 

arrow
arrow

    masterWuG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