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腦中,迴盪著一個傷心的故事。是關於一段師生關係,徒弟與師父。

故事內容很簡單,並不複雜。這個故事,一定有其他版本,但因為這是我自己目前相信的,所以,我就說了這個了。

 

有一對師徒。徒弟很愛師父,師父也很看重徒弟,他們彼此之間,都有深厚的感情。他們有著,我們在教育場域裡常談的、教育研究所論文關鍵字常出現的,非常深刻的,「師生關係」。

有一天,徒弟出事了。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師父,師父人雖還沒回山,他們願意等著,因為,他們很信任師父,或許也相信師父是這山內最足以幫助他們的人。

 

師父回來了,徒弟帶著滿心期待去見師父,希望師父可以幫幫他們。但沒想到,師父與徒弟對談中,徒弟感到訝異、受傷、不解,他們甚至很懷疑,是不是聽錯師父的意思了,因為師父的意思,好像是,他們所說的事,並不完全值得被相信,師父心中,好像有一套自己對這件事的見解。

 

文章標籤

masterWuG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也不忘問我自己:這篇文章要寫給誰看?定位在哪裡?這不僅是在回應部落格的生涯議題(擬人法),也在回應我個人的生涯議題。」

 

今年七月,我開始有了經營部落格的打算,經過一番計畫,八月開始寫文章。

不過,我目前主要的po文場所與少數固定的讀者,其實仍都在臉書上(說是固定讀者,其實也就是臉書上親朋好友,所謂的"同溫層"啊)

那時秉持著:寫部落格就跟經營直銷一樣啊!想要做出一番成果且能持久,怎能僅靠親友捧場呢?!

我的內心,實實在在是住了一隻,很不想要行銷、認為行銷彷彿是世間萬惡的那隻烏龜小朋友啊,
完全無法說出以下的話:
「哈囉,各位好朋友們,我的部落格開張囉,有機會歡迎大家幫忙按讚、分享」

文章標籤

masterWuG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終究不太能理解小女孩的情緒轉換與她媽的角色刻畫的一段。嗯,只好,借改聶魯達詩集中的名句:Hollywood太多,而真實太少。」

 

結果,回想著小女孩這一部份的故事許久,我發現,我好像沒什麼特別想說的。

無話可說。

 

好,我說。

後頭導演的這個別出心裁的結合,讓行星上的角色「現形」在我們的真實社會中,這個巧思我很喜歡。

小王子長大了,哇,interesting,這點子我也喜歡。

文章標籤

masterWuG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玫瑰的挑剔、病弱,讓關係中的小王子常覺得自己不夠愛對方;然而,狐狸的一番話讓小王子赫然發現,他其實是深愛玫瑰的,只是玫瑰要的愛與呵護太刁鑽、太跋扈。『我沒有用你期待的方式愛你,並不代表我不愛你。這一刻,小王子終於肯定了自己的愛。」

 

小王子跟狐狸在一起是開心的,不過他們終究沒有在一起,並不是因為多元成家不被允許,而是小王子內心仍舊明白,自己是愛著玫瑰的。

只是,玫瑰的「愛情若PQ」邏輯,讓小王子無法不質疑自己的愛。

直到他看到了花園中的朵朵玫瑰。

 

他瞬間的難過,讓我感到,他真的是一個很純真善良的人。

他想到的不是他自己,他想到的是,

文章標籤

masterWuG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王子無力面對狐狸的眼淚,就像他無力處理玫瑰的索求。

玫瑰就像一名驕縱而美艷女子,她要小王子用所有的小心翼翼與呵護,

去證明他對自己的愛。

而一旦小王子稍有閃失,無法面面俱到時,她毫不留情地指責:

如果你夠愛我,你就應該知道我是多麼地脆弱,受不起風寒;

我冷了,你拿什麼來保護我?你做得不夠好。

 

如果你愛我,你應該就會______

文章標籤

masterWuG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意外地在一個暑假的上午,

就在木地板與投影布幕前,看起了這部片。

 

我記得,在我國小一年級或二年級的時候,

有一天安親班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頂帽子,

 

不要說大人了,當我們這群小朋友看到老師在畫圖時,

每個人都嘛大叫「一頂帽子」,

masterWuG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為一個學習教育與心理諮商的人,忍不住碎念一下也是很正常的。

電影有一條隱微的線,埋在男主角的家庭下,他與女兒、他與太太、他與媽媽、他媽媽與他太太、他媽媽與他女兒。我們以為是電影的,其實生活中切切實實地發生在你我之間。

殭屍,假的!可是,這樣的家庭模式,真的!所以,我忍不住想碎念。

男主角與女兒,不能說情感疏離,畢竟,女兒愛不愛爸爸?愛。爸爸愛不愛女兒?愛。當尾聲,爸爸必須和女兒分離時,女兒哭得非常非常傷心,甚至說出:都是我的錯。他們的情感仍是非常濃烈的,只是,關係的難處,就難在不是只有「我們知道彼此互相在意」,就可以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

我們都有自己的需求,我們既會別人要,我們也同時別人要。有些要得到,有些要不到;有些是別人想要我們給不出來,有些是向別人要,他們給不出來。

「都是我的錯。」不知道大家對這句話的感受如何,不過念了心理諮商再看這句話,我是有些同情。

大家都知道父母離婚會影響孩子,但是,到底是怎麼個影響法呢?更精確一點地說,父母帶著對彼此的怨懟而離婚,同時雙方並沒有和孩子清楚說明離婚的原因時,這時對孩子的傷害是大的。

在沒有被說明與澄清的狀況下,孩子很可能就會產生這句:「都是我的錯。」、「是不是我表現不好、不乖,所以害爸媽離婚?」的想法。如果沒有經過整理,這個孩子極可能會背著負罪感,展開一段不甚開心的日子。

文章標籤

masterWuG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波,你終於成為命中注定的「那隻」熊貓了。

天啊,在電影院看到第三集這一幕時,我哭得淚流滿面。想到阿波從第一集一路走來的心理曲折,既猶如醜小鴨變天鵝,又如中華文化中的「天命」說,也如蘇格拉底說的,「認識你自己」,也似超個人心理學所說的,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靈魂指印。

 

You are THE you, not a you.當阿波被指出是神龍大俠時,所有人都不願意相信,連阿波自己也是。

所有人都跌破眼鏡、掉光皮毛地質疑,是不是哪裡弄錯了?身材走樣又好吃還沒武功,儼然就是副魯蛇樣,這隻熊貓哪裡嗅得出一丁點兒的大俠風味?

 

Master師父認為這個學生毫無學習動機、毫無天分、只會吃。

 

文章標籤

masterWuG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聽說,屍速列車與近期好萊屋的殭屍片末日之戰被拿來互作比較。

我個人覺得,高下立見。我可以為屍速列車寫四篇文章,但面對末日之戰,我恐怕只寫得出末日之文,一篇嫌多。

並非我對好萊屋有什麼偏見,只是,既然是用影像說故事,除了角色的對白深刻,整部電影本身最後也會傳達出一種氛圍,或作調性。同樣的故事,看是要用荒謬的基調去說,還是迷幻的基底去調,是滄桑,是狂躁,或悲涼。

末日之戰,沒什麼調性,要說沒什麼個性也可以。就是一個帥爸要拯救全家的故事。

屍速列車,至少想批判有錢人得以存活的浮世規則,只是力道不大,隱隱帶著而已。

或許,暗黑版結局才是導演的理想結局。至於會不會太極端……如果說的是壞壞營運長從頭到尾都不會死,即便整節車廂的殭屍被門戶大開地放進來,他也毫髮無傷;而大家竟然可以被他一次次操弄到最後還無警覺?如此單蠢之事我是不太相信。是極端了些。

但單蠢之人是存在的。我小時候也是極其單蠢。

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我曾被安親班同學騙了三次。他都告訴我,如果我今天借他玩象棋,他隔天就帶小叮噹(yeah,多拉A夢那時候叫小叮噹)漫畫給我看。連續三天,我都借他,但問他,漫畫呢?他都說,哪有說要帶的。但他到了下午又問我借象棋,說保證明天會帶,我又信了他。

文章標籤

masterWuG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一篇講完了自保的求生存本能,以及恐懼所導引出的舉動。今天來講講光明面。

我們在面臨生存壓力時,能不能突破自身的恐懼而願意去幫助他人?電影裡顯示的答案似乎是,有些人做不到,但是有些人可以。

為什麼有些人做得到,有些人不行?秉著格物致知,窮盡真理的精神,關於同樣是人,何以有人助人,有人則否,這樣的研究不乏有人在進行。我也是一個渴望知道原因的人,而且曾經認為可以找到一個核心因素能夠解釋一切。只要找到那個唯一因,針對那個原因去對症下藥,就會空氣清新、世界美麗。

不過事實上,對於這樣的「為什麼」,目前並沒有一個核心原因可以解釋所有的狀況。如同,現代的醫學仍無法明確解釋人何以罹癌。雖然我們當前所知是要盡量避免一些「致癌物」,可是,若你身體內長了一顆腫瘤,你心急如焚地問醫生:「蛤?可是我不菸不酒,作息正常,怎麼會長這個東西呢?」說真的,醫生是沒有辦法給你一個肯定的答案的。

當前的心理學能給的答案,簡略而言,是從認知、情感、社會、文化各方切入,說明可能的影響因素。這些因素都可能形塑了我們「這個人」。不過,儘管各方的影響存在,幾乎很少人採用「決定論」、「命定論」的觀點。不論是心理諮商或教育,其觀點都傾向相信,不管現狀是什麼,人都具有改變與創造的可能性。

我們所敬佩的精神,例如很多年前為了保護學生而被虎頭蜂螫咬身亡的老師,或是那隻海鷗岳納珊,似乎都有創造某種價值的意味在其中。他們是不是一名()十全十美的人(),我們不知道,可是畢竟在他們身上曾經展現了向生命奮鬥、追求卓越、自我犧牲拯救他人的美好。

他們超越、突破了本能,或克服了原始情緒中的害怕、恐懼,使他們成為了非凡之人,或非凡之天地一沙鷗。

潤稿至此,雖然我剛剛已經打了後面大概一千五百多字的東東,積極論述我碩一鑽研paper探討道德發展、利他、同情心的結果,但是,說這麼多似乎也嫌囉嗦。先不放上那些落落長的論述了。直指重點吧。

文章標籤

masterWuG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標題搞得很像科普文章。不過事實上,今天想寫的部分,真的還有點科普味道。

請大家吃吃Discovery(請跟著我念,低斯扣very!)菜。

屍速列車,呈現了生存壓力下的人類行為與情緒。朝大家直奔而來的喪屍,就是最大的壓力源。

學諮商心理的我,怎麼看這部電影中的角色呢?

自保,還是利他?That’s the question.

這篇,我們先談談自保,下篇再來談利他。

(最後,版主還可以給大家一些諮詢建言,告訴大家如果你搭上屍速列車的保命步驟ABC)

 

文章標籤

masterWuG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屍速列車的自我投射。

觀影日:2016.09.06

下班前,聽同事說,屍速列車非常好看。

或許雲霧繚繞、全身半濕的下雨狼狽日子,是一個適合體會屍速列車的好日子。

 

我並沒有抱著追求驚險喪屍片的心情去看這部片。

其實,越看越久,就知道,喪屍逐漸成為一種幌子,恐怖的最終都不是zombies,而是那些會跟你爭奪資源、想盡辦法剷除你的human beings

於是,揭開殭屍片的本質,要嘛可能是大逃殺,要嘛可能是虛無主義,要嘛,就嘲笑一下人性。

文章標籤

masterWuG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